董事長寄語/2022.07.31
李惠森:學會做減法

李惠森

一棵果樹怎樣才能收獲更多更飽滿的果實?很多人本能地會想到“做加法”,勤澆水、多施肥、多曬太陽等。其實,有經驗的果農還會“做減法”,也就是修剪掉多余的枝條,讓養(yǎng)分更加集中,這樣反而有更大的收獲。

實際上,我們的生活和事業(yè)想要“開花結果”,也要學會做減法,讓自己更加專注。當我們想解決一個問題,或達成一個目標時,會習慣性地用加法,覺得方法和行動越多越好。但正如果樹的養(yǎng)分是有限的,我們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限的,同時做太多的事,會導致資源分散、無法聚焦,可能付出很多努力,都沒有成效。比如,學了好幾門才藝,卻沒有一項精通的;匆匆辦了很多場活動,卻沒有一場產生效益的;換了幾份工作,但沒有一份做出彩的,等等。

而如果我們專注在其中一件事上,不斷思考、嘗試和行動,積累經驗、迭代方法,久而久之就能夠把這件事做精做透,實現(xiàn)質的突破。學會做減法,看似放棄了一些“機會”,卻能夠讓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發(fā)揮最大的價值,獲得更大的成就。

不過,身處當下的快時代,信息爆炸、變化無常,我們要關注的事物、要做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多,想做減法尤其不容易。我的經驗和體會是,在做事之前,可以先問自己三個問題:我要什么?重點在哪?哪些可以不做?

要什么,代表目標和出發(fā)點。比如,想獲得健康的身體、掌握新的技能、改善家庭關系等。目標清晰了,我們才知道自己應該聚焦在什么方向,不會輕易被誘惑所干擾。

重點在哪,是厘清為了達成目標,做什么事是最能夠產生效益的。比如,無限極要弘揚中華優(yōu)秀養(yǎng)生文化,最重要的是專注提供高品質的中草藥健康產品和服務,為顧客創(chuàng)造價值。把握好重點,我們做減法就有了原則和依據。

哪些可以不做,是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做減法。有舍才有得,只有大膽舍棄那些與目標無關,沒有效益的事情,比如,不必要的社交、無關緊要的會議等等,我們才有時間去做最重要的事。通過聚焦和減法,不斷行動,積累核心能力,終有一天能夠擊穿閾值,有所突破。

少即是多,學會做減法,才會收獲更多。祝愿每位伙伴和同事都能夠在這個嘈雜的世界里保持專注和聚焦,實現(xiàn)擊穿,迎來更大的飛躍!


文章來源:2022年7月董事長寄語

本文為無限極中國網站(m.bq8n87u.cn)原創(chuàng)文章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。

文章不錯,點個贊吧

評論
評論0
查看全部0條評論
熱榜

    推薦

    換一換

        文章不錯,點個贊吧

        相關推薦